GREATER WASHINGTON CHINESE AMERICAN COMMUNITY
  • Home
  • About
  • Volunteers
  • CCF2024
    • 文艺演出介绍
    • 文化体验/美食品鉴剧透
  • Home
  • About
  • Volunteers
  • CCF2024
    • 文艺演出介绍
    • 文化体验/美食品鉴剧透
Search

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震撼心灵的歌舞盛宴—--华盛顿中国文化节文艺演出介绍(之一)

初秋时节,天高气爽,大华府华裔社区正在为即将于9月2号在华盛顿特区举办的华盛顿中国文化 节积极准备着。这是一次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美人民友谊,增强中美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盛会。活 动内容丰富多彩,文化展示充分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华美食让与会者体会品尝到正宗 地道的传统特色,而一场极具魅力的文艺演出则更是文化节上浓重出彩的一笔,不可或缺的 一 环。文化节的重头戏文艺演出总负责由华府著名导演王璐女士担任,为此王导精心策划准备了包 括乐器、声乐、舞蹈、及戏曲等不同风格的演出,在这个令人期待的日子里,您将有幸欣赏到古老 传统和现代文化的结合,东方韵律与西洋音乐的融汇,势必让您的心灵受到震撼与感动。
​

器乐类的节目有大提琴独奏与合奏,二胡独奏,以及民乐合奏等。其中旅美大提琴演奏家丁健将 带着其学生们一起献上大提琴演奏《鸿雁》,演奏家丁健毕业于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在德国获得演 奏硕士学位,赴美后长期担任大提琴导师,受邀世界各地演出,学生获奖无数。这次他们带来的 《鸿雁》改编自内蒙古乌拉特民歌,优雅、深沉、动人,定会唤起你对家乡最美好的回忆。
Picture
Picture
二胡,中国古代传统乐器,以其高亢悠扬的音色和动人的旋律而著称。二胡独奏《赛马》,是非常 传统的二胡表演曲目,乐曲以其磅礴的气势、热烈的气息、奔放的旋律而深受人们喜爱。二胡演奏家的精彩演出,将为您展现二胡独奏的瑰丽美感。让这久远的乐器,带您领略华夏文化的神秘和多彩。
​

声乐类的节目是既有极具民族特色的中国民歌,也有脍炙人口的经典西洋曲目,是中国文化和西 方音乐的完美结合。华府歌手陈恳,刚刚获得了水立方选拔赛华盛顿赛区成人组冠军,他将演唱 曲目《沙梁梁上站着个俏妹妹》,这是一首民族风格浓郁的陕北民歌,音域宽广,音调高亢,感情炽 烈,旋律奔放,一定会吸引观众,惊艳四方。
Picture
大华府备受瞩目的知名歌手胡荣华,现任北维之声合唱团的团长,以其卓越的歌唱才华和迷人的 演唱风格在大华府地区广受赞誉。胡荣华不但举行过个人演唱会,并且带领北维之声合唱团在华 府大型舞台呈现了很多精彩演出,深受华府观众喜爱。这一次她也受邀参加文化节的演出,并带 来经典百老汇音乐剧《猫》中的插曲《Memory》。

华府著名女中音歌唱家张丽慧老师,培养了大批音乐爱好者和音乐人才,这一次她指导的学生们 将给文化节献上三个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演出:欢乐小合唱新疆民歌《掀起你的盖头来》,这首歌 曲调欢乐明快,别具地方风情;男女声民歌二重唱《小河淌水》,这首云南少数民族歌曲轻柔婉 转、意境幽美,让人置身于月光悠悠、流水潺潺的动人美景之中;男声独唱歌剧图兰朵咏叹调《今 夜无人入睡》,高亢的情感、激昂的旋律和高难度的音域,让这段咏叹调成为经典中的经典。这是 一种情感的释放,心灵的释怀,男高音陈建伟的演唱一定会引起观众的共鸣,令人期待。而且张丽 慧老师组织的小合唱,还准备邀请美国友人一起合唱《我和我的祖国》,这无疑又是一个惊喜,势必成为文化节的亮点之一。

在中国文化节中,导演王璐特别邀请了常年活跃于华府舞台的歌唱爱好者刘爱义先生加入演出阵 容,为观众献唱。刘爱义先生不仅在歌唱领域有出色表现,还是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杰出终身 研究员,在科研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尽管近两年经历了一系列的困难和挫折,他失去了至爱的 人,甚至患上了眼疾,但刘爱义先生已经勇敢地走出了人生的低谷。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歌声,赞美 生命,表达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在文化节上,他将演唱中国家喻户晓的经典老歌《乌苏里船歌》,相 信他的演唱会深深触动观众的心灵。
​

这次文化盛会,还邀请到了华府多个艺术团体,带来精彩纷呈的舞蹈和旗袍表演。梁红舞蹈学校为本次文化节献上舞蹈《俏春风》和《木兰从军》。梁红女士从五岁开始学习中国 民族舞蹈,曾多次获得国家舞蹈奖项,受邀赴多个国家演出,并于2011年在美国创立梁红舞蹈学 校,创作编导出一个又一个优秀的舞蹈作品,是大华府地区各型文艺晚会的“常青树”,并多次协办中国大使馆组织的中国文化传播活动,为中美文化交流积极奉献。其中舞蹈《俏春风》便是梁红老 师创作和编导的一个优秀的花鼓灯舞蹈作品。源远流长的花鼓灯艺术是第一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 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国粹艺术之一,享有“东方芭蕾”的美誉。这支风格独特的舞蹈,让广大观众感受 到“舞不尽的千般灯”和“唱不尽的淮河情”!
Picture
Picture
《木兰从军》是梁红老师最新创作编导的又一支中国民族舞蹈,由梁红舞蹈学校9名优秀的儿童学 员参与演出,首次登台即在2023年世界舞蹈大赛进入半决赛,受到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在 《木兰从军》中,您将感受到梁红老师的深厚艺术造诣和对舞蹈的独特理解。同时,孩子们的精湛 舞姿也将感染着每一位观众。他们的演出不仅是对舞蹈的热爱,更是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Picture
Picture
华盛顿妈妈舞蹈团也是常年活跃在华府舞台的优秀舞蹈团体,舞蹈团由郑小琴女士在20多年前建 立,团员由奔波在各行各业的妈妈们组成。郑小琴女士的原创舞蹈洋溢着浓郁的中国风,在华府 的舞台上有着独特的魅力,在华府社区极具影响力。对中国民族舞蹈的喜爱,妈妈们聚在了一起, 聚在了“华盛顿妈妈舞蹈团”,她们将把中华民族的文化元素一一融入到舞蹈当中,呈现给广大观 众。这次文化节,郑小琴老师携演出人员44人上演“民族舞蹈集锦”,包括三个原创舞蹈的片段:藏 族舞蹈《高原欢歌》,这个片段将带您领略雄浑壮美的高原风情。舞者们将以独特的动作和舞步, 展现藏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让您仿佛置身于广袤的高原之上;民族舞蹈《浏阳 河》,这个片段将引领您感受中国南方的柔美与灵动。舞者们将用优美的舞姿和流畅的动作,诠释 浏阳河畔的生活场景,展现出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
Picture
Picture
蒙古族舞蹈《草原情》,最后一个片段将带您 远赴北方大草原,感受蒙古族的豪放与热情。舞者们将在舞台上跃动,如同草原上奔腾的骏马,为 您呈现出草原的壮阔和民族的情感。这场民族舞蹈集锦不仅将展现各个舞蹈风格的独特之处,更 将呈现出中国各个民族的多彩文化和传统魅力。在郑小琴老师的带领下,演出人员们将以精湛的 技艺和热情的表演,为您带来一场视觉和音乐的盛宴。
Picture
大华府同乡会旗袍时装艺术团带来了由孙竹青、陈姿茜编舞指导的最展示中华女子风韵的旗袍伞 舞《 江南谣》。近年来,大华府同乡会旗袍时装艺术团多次受邀参加不同国家社区的演出,秉持 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以及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他们的演出在各地赢得了广泛的好评和热 烈的欢迎,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场视觉盛宴。旗袍,这种充满中国特色的服饰,凝聚了丰富的历史、 文化和美学元素。这个节目通过展示旗袍的美丽和优雅,让世界各国的人们了解并欣赏中国传统 的服饰和时装艺术,同时感受中国的民俗文化魅力。旗袍,作为一种充满中国特色的服饰,承载着 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美学元素。《江南谣》通过旗袍伞舞的形式,向观众展示了旗袍的独特魅力。伞在舞动间,旗袍的飘逸和女性的优雅相得益彰,勾勒出一幅幅如画的画面。此次演出旨在让世 界各国的观众,了解并欣赏中国传统的服饰和时装艺术,感受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旗袍伞 舞《江南谣》将带您领略中华女子的典雅之美,让您感受到旗袍与舞蹈的完美结合,是一次视觉 与文化的双重盛宴。
Picture
Picture
9月2号的华盛顿中国文化节的文艺演出将是一次精彩绝伦的文化呈现,文化无国界,正是我们的 信念。通过这次中国文化节,我们希望能够为不同国家、不同背景的人民搭建一个友好的交流平 台。在了解中国文化欣赏精彩演出的同时,也能够增进友谊,促进理解,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 世界。加入我们,共同欢庆文化的多彩。让我们一起感受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让友谊在这个 特殊的时刻绽放,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期待与您在9月2号华盛顿中国文化节上相聚!让我们共同留下美好的回忆,相约华盛顿,共赏中 国文化节之韵!

感谢东方卫视美国新闻中心、凤凰卫视、央视频、文汇报、美华商报、新世界时报、华盛顿中文邮报、华盛顿资讯、华府网、Inside Look TV Magazine、Living Social、The Theater of Washington等。
组委会热诚欢迎爱心人士加盟义工队伍,期待更多热心人士为文化节慷慨赞助,详情请咨询2023华盛顿中国文化节各组联络人,欢迎大家加盟:
赞助组:李卉(703-371-3414),谭成(202-361-5238)
美食组:李传明(205-329-3589), 季素梅( 720-695-1316)
宣传组:孙殿涛、黄静
文化体验组:苏莉娟(703-599-0312),胡凌云(781-491-6825)
招商组:宋广明  (703-587-4668), 李民(240-743-6206)
义工组:叶玉彬(703-582-3513 )
工程组:许纲(202-384-4489 ),王燕平(202-421-7978)
(撰稿:中国文化节宣传组    陈鑫;海报设计:樊今金;图片由各演出团体提供)

​京剧武术太极国风荟萃,中华传统文化越来越有“国际范儿”—-- 华盛顿中国文化节文艺演出介绍(之二)

精彩纷呈文艺演出,浓浓国风传统气息
炎炎夏日正在褪去,微风带来初秋的凉爽,在这美好的季节里,大华府华裔社区正积极准备,迎接即将于9月2号在华盛顿特区隆重举行的第二十一届华盛顿中国文化节。这一独具魅力的盛事,不仅意味着中华文化的辉煌展示,更是中美文化交融的嘉年华。华盛顿中国文化节的内容丰富多彩,将以多种表演、美食、游行等多样的活动方式呈现中华文化的深厚内涵与无穷魅力。文化展示精彩纷呈,彰显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传统与现代的交织,让观者领略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而正宗的中华美食更将在品味中拉近人与文化的距离。但最引人期待的,莫过于那场令人陶醉的文艺演出,这是文化节不可或缺的一环。
华府著名导演王璐女士将倾情担纲设计舞台演出,为观众们带来了一场跨越时空的视听盛宴。从古老的乐器演奏,悠扬的声乐表演,到精湛的舞蹈演绎、戏曲和武术表演,多种风格的演出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绽放光彩。王导精心策划,汇聚了东方韵律与西方音乐的融合,将古老传统与现代创新完美交融,让观众们沉浸在中国文化艺术的海洋中,感受心灵的震撼和感动。本篇将为大家介绍部分中国文化节演出,包括京剧、二胡、腰鼓、太极、武术等等精彩纷呈的国风类题材节目。来自华盛顿本地的华人社团与艺术家们,将在国家广场为观众们呈现一场不一样的中国风盛宴。
京剧之花
华府 “京剧之花”团队将在华盛顿中国文化节上倾情上演国粹经典京剧《白蛇传》,为喜爱京剧的观众献上一场视听盛宴。
Picture
华府“京剧之花”是美国政府注册的非牟利文化传播机构,具有501(c)(3)免税资格。自2013年成立以来,华府”京剧之花“频繁走入美国联邦政府机构、大学校园、公立私立学校课堂、老年活动中心、美国陆军基地和军事院校等场所,已经举办中英双语讲座式演出近两百场,为十多万名美国主流社会观众打开了欣赏国粹京剧的大门,其致力于传扬京剧艺术的敬业和奉献精神,深受海内外京剧专业人士的赞誉,亦得到来自马里兰州长办公室、马里兰州艺术委员会、马里兰州蒙郡艺术委员会、美国农业部、美国交通部和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的嘉奖。“京剧之花”还曾受邀来到肯尼迪艺术中心,协助京剧大师梅葆玖先生率队的梅兰芳双甲子纪念访美演出,也曾回到中国大陆,在上海天蟾大舞台与上海京剧院的名家一起合作演出折子戏专场,《人民日报》、《中国日报》、《乐视传媒》、《新民晚报》等均有详细报道。
Picture
2023年,“京剧之花”为庆祝成立十周年,整合美东地区京剧资源,在大华府演出经典神话剧目《白蛇传》全本14折戏,堪称一场壮举,受到多个族裔观众的热烈追捧,不少观众来信询问“京剧之花”可否加演一次。此次9月2日中国文化节中,“京剧之花”将受邀在国会山前为观众再次展示《白蛇传》中翻江倒海的“水斗”场面,看白娘子如何在她的好姐妹小青和众水族的协助下,为了爱情、为了家庭而大闹金山寺。主要演员:王梅(白娘子),茹燕(小青),巴尔的摩东方舞蹈队(众水族)。领队:黄岫如;化妆服装协助:谢晓贤、翁叙園。
二胡
青年二胡演奏家郭玉龙将为我们呈现经典曲目《万马奔腾》。郭玉龙不仅是交响乐团的杰出指挥,还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并获得国家公费硕士学位。在这次演出中,郭玉龙将用他娴熟的技艺和深厚的音乐造诣,为我们带来一场充满激情和力量的音乐盛宴。《万马奔腾》是二胡演奏家陈耀星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创作的一首二胡独奏曲。音乐在群马的嘶鸣声中展开,旋律粗犷奔放。由远到近清脆而富有弹性的跳弓,强弱分明的颤音,描绘了万马奔腾盛况的情形。二胡快弓、跳弓技巧的运用,拨弦、颤音技巧的运用,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幅生动热烈的赛马场面。
Picture
《万马奔腾》作为一首富有民族气息的曲目,将通过郭玉龙的演奏,展现出二胡的独特魅力和情感表达。对于喜爱传统音乐的观众,这将是一次难得的聆听体验,能够感受到中华音乐多元文化的深远影响力。
大专联腰鼓队
浓浓中国情,翩翩民族风,华盛顿中国校友会联合会(大专联)旗下腰鼓队,将为观众们带来激情饱满的腰鼓表演。大专连腰鼓队成立于2017年底,由现任大专联会长吕萍博士一手创立并担纲队长至今。腰鼓队秉承着锻炼身体、缔结友谊,丰富生活,服务社区的宗旨,像一支艺术轻骑兵,驰骋在大华府社区的个个角落。在历任老师尹小榕, 邹逸清和赛皙的指导下. 通过队员们不间断地勤学苦练、提升技艺,腰鼓队闯出了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并频频出现在大华府各种大大小小的舞台上, 越来越为民众所喜闻乐见,不仅活跃了社区,更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海外弘扬光大。
腰鼓作为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将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展现其独特的魅力。腰鼓队表演将由一支充满激情和默契的团队呈现。演员们手持着色彩斑斓的腰鼓,以精准的节奏和协调的动作,将传统的节拍与现代元素巧妙结合,营造出独特的视听盛宴。每一次的敲击都传递着韵律的力量,将观众带入一个充满活力和喜悦的氛围中。
Picture
Picture
武术
在即将举行的中国文化节中,我们荣幸地邀请到了来自峨眉少林功夫武术学院的精英团队,呈现一场精彩绝伦的武术表演。峨眉武术学院由武术界知名人士、美国武术队教练吕小林于1993年创办,近30年来积极推广中国武术文化,成绩卓越。学院学生在众多国际国内武术比赛中脱颖而出,荣获金牌三百余枚。他们的优异表现还包括代表美国国家武术队参与世界最高级别的武术赛事,如世界武术锦标赛和南京青奥会武术比赛。
Picture
峨眉武术学院在推广中国文化和武术方面也尽显活力。他们曾参加美国主流电视节目《早上好美国》和发现者节目,以太极拳和剑术进行精彩演示。此外,他们还在美国盐湖城冬季奥运会等大型活动中进行了武术表演。学院举办过泛美武术锦标赛、美国武术节等,多次与中国武术冠军代表团合作在美国巡演,甚至在联合国金色大厅进行演出,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贡献一份力量。
Picture
峨眉武术学院的学生们不仅在赛场上闪耀光芒,更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和各类文化艺术节,为大华府地区注入了活力与活跃。学院以其卓越的表现和积极的参与,为中美文化交流和武术传承作出了杰出贡献。峨眉少林功夫武术学院在大华府地区成为一支成绩优异,受广大朋友喜爱的活动团体。相信这次文化节,他们的表演将充分展示让武术文化的魅力,并为武术爱好者提供交流的机会。
太极
太极拳,源于中华,属于世界。在2020年成功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后,太极拳成为了一门跨足国界的文化珍宝。随着太极拳在国际上的日益受到重视和喜爱,我们在即将举行的中国文化节上,荣幸地邀请到了备受尊敬的太极表演者谢宗奇先生。作为陈式太极拳十二代传承人,陈正雷老师优秀入室弟子以及陈正雷太极拳国际大联盟德奇总会会长,谢宗奇先生致力于将传统太极拳的健身和养生功能传播到世界各地。谢宗奇先生自2022年创立“国际传统太极拳健康研修中心”以来,不断推动太极拳的传播和推广。他通过多种方式,精心组织活动,让更多人体验太极拳带来的健康和快乐。
Picture
在中国文化节上,谢宗奇先生将以他独特的太极表演为观众呈现一场视觉和心灵的盛宴。他将用动作演绎太极拳的内在精髓,将太极的柔和与刚劲相结合,向观众展示太极所传递的平衡与和谐。让我们一同期待谢宗奇先生的太极表演,感受太极的智慧和艺术之美。他的演出将为中国文化节增添一份内涵丰富的亮点,让我们共同领略太极拳这一中华文化的瑰宝。
Picture
炎炎夏日即将褪去,华盛顿国家广场将迎来中国文化节与您的初秋之约。在这个令人期待的时刻,让我们共同迎接华盛顿中国文化节的到来,共同感受古老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碰撞与交流,共同见证文化的盛宴,共同促进友谊的深化,为中美两国的文化交流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更多精彩节目介绍详情, 请关注我们的官方公众号。9月2日,不见不散!        

国风盛宴即将开启,与中国传统文化来一次浪漫邂逅吧—--9/2华盛顿中国文化节文化体验/游行介绍之三

跨越3年的疫情,百人团队,历时6个月紧锣密鼓的筹备,2023华盛顿中国文化节已经整装待发,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您和家人们的光临。第21届华盛顿中国文化节将于9月2日上午10点在美国首都DC国会山前街华丽揭幕。华盛顿中国文化节起始于1999年,历时20 届,目前已经成为美国首都华盛顿地区首屈一指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大型活动。今年中国文化节由华盛顿华人社区联盟、美国华盛顿同乡会联合会、美国大华府地区中国大专院校校友会联合会、美国华人专业团体联合会、希望中文学校、美中实验学校、哈维中文学校、美中工商联合会、美国中餐联盟、美中经济文化协会等共同主办,江西武功山风景名胜区、International Forum国际论坛、Yelp美食平台和大华府地区华人华侨社团共同参与协办,由东方卫视全程直播,组织筹备的参与人数和规模皆创历史新高。延续前几篇的剧透,如何让自己的短视频在众多视频中火速出圈,这里我们接着为大家介绍本次文化节中最精彩的环节,共赴一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浪漫邂逅。
中国舞狮
中国传统农历新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是中国古代的舞狮,人们相信这种生物具有驱除邪灵或负能量的能力,从而带来好运。
Picture
Picture
对于庆祝农历新年的人来说,在进入新的一年之前表演舞狮以驱除挥之不去的邪气是很重要的。这种舞蹈的动作和技巧都是以武术动作为基础的。武术产生的能量将驱走或取代任何存在的负能量,为良好的能量或好运腾出空间。华盛顿特区唐人街The Wong people Kung Fu Association将在9月2日中国文化节上为大家表演这种古老的仪式舞蹈,为大家带来好运。 ​
中国茶道
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一种和美仪式。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茶道穿越千年古今,茶人跨越千山万水,中国茶敬世界,行家茶行万里。一片小小的茶叶鉴证了历史的变迁更吸纳了天地之精华。一杯浓郁的暖茶让身体充满了活力更使心灵收获了疗愈。诗酒花香茶,油盐酱醋茶。茶,是饮料也是甘露;茶,是道法也是生活;茶,像是一个让我们结缘的媒人;茶,更像是一位懂得我们的知己。如果你说“我不懂茶,不会喝茶”茶会告诉你“但我懂你,我了解你”。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不论你是谁,从哪里来,请喝一杯茶,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从此便开启了茶道之旅。
Picture
Picture
在文化节请来我们的茶道亭,以茶结缘四海兄弟姐妹。你将看到东方的叶子正在西方生根发芽。我们相信,茶道的生活将让你我在雅俗之乐中成长,在平凡之美中绽放。张馨,来自北京,是国际茶道研究会的专家,传播中国茶道文化,希望大家喜欢茶、结缘茶;希望大家能够喝到一杯纯净、甘甜的好茶!
汉服
汉服,即汉族传统族服饰,是从黄帝时代至明朝末年剃发易服前的近四千年中,汉族(华夏族)的独特服饰体系。汉服是华夏族独特文化气质的外在体现,基本特征是交领、右衽、系带、宽袖、隐扣,明显区别于其它民族传统服装。汉服是世界上几个最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深刻影响了整个汉字文化圈的服饰、礼仪、艺术、审美,以至于“中华”之“华”便是指汉服文化。日本、朝鲜、越南均曾颁布法律效仿华夏的冠服制度。
Picture
汉服包括衣服、冠帽、发式、面饰、鞋履、配饰等共同组合的整体衣冠系统,浓缩了华夏文化的纺织、蜡染、夹缬、锦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20多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锦绣中华的美誉,反映了汉族的文化礼仪。
Picture
DC扶摇汉服社成立于2015年,是由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同袍们发起成立的第一家汉服社团。社团以“扶摇”命名,取自《庄子·逍遥游》,喻义:扶摇直上,鹏程万里,代表着大家对华夏文明的美好祝愿。DC扶摇汉服社本着“始于衣冠,达于博远”的理念,是一个以汉服为起点,以汉文化为基调的文化交流平台,并希望以汉民族的华美衣冠为契机,将背后华夏文化的精粹传达给国际友人,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通过充分认识汉民族的传统服饰,进一步加深对华夏文化的赞美和喜爱。在我们的文化节,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
彩绘脸谱
脸谱起源于历史上的“代面”。大约在南北朝时期,就有“代面”即“假面歌舞”的出现。因为戴面具演出时不利于演员面部表演,艺人们直接用颜料在面部勾画、化妆,逐渐形成脸谱。京剧脸谱借鉴了徽、汉、昆、秦等剧种经验,用色有红、紫、黑、白、蓝、绿、黄、粉红、褐、赭、金、银等色,以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突出剧目中复杂的人物形象。
Picture
Picture
在文化节的现场,Han ArtVenture 画室的韩潇潇老师和美中实验双语的蔡嫣老师将展示“彩绘脸谱 传承文化”主题活动。据老师们介绍,因为美国孩子很喜欢face painting,每次活动有这一项的都排好长时间的队,这次选择引入中国元素来画脸谱,相信也会非常受欢迎。届时,两位美丽的老师将身穿汉服,为大家画一些中国风的彩绘花脸,龙,凤凰,孔雀,金鱼,牡丹,祥云,敦煌等图案。让大家零距离感受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中国团扇
团扇,又称宫扇、纨扇,团扇起源于中国。是一种圆形有柄的扇子。团扇是众多扇子品类中重要的一种,在我国传统手工艺术品类中自成一家,有着丰富的艺术形式,人们通常赋予其团圆、合欢等吉祥寓意。团扇不仅用于避日挡尘和消暑纳凉,还承载着人们的思想、生活、情感和文化内涵。人们通过诗文书画营造团扇之外的情景意境,像流传千古的名句 “奉帚平明秋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
Picture
“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就是描述团扇的。中国扇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汉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竹文化、儒文化有着密切关系。扇子作为中华民间艺术一颗璀璨的明珠,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增添了绚烂多姿的一页,也在源远流长的人类历史上写下了重要的篇章。
Picture
Picture
一般做团扇的扇面为薄纱,而这次文化节要做的团扇扇面为宣纸 ,用毛笔在扇面上写字画画,让大家在绘制扇面的过程中,体会和享受中华文化的乐趣。
中国旗袍
9月2日,将由江苏南京旗袍队为当日的DC游行增添一抹靓丽的中国色彩。江苏南京旗袍队建立于2021年初,自成立以来,一直活跃在华府社区义演活动中,并在2022年马里兰州蒙郡Memorial Day大游行活动中代表大华府华人社团参加游行活动,受到了美国民众的热烈欢迎和好评。
Picture
Picture
我们本着行走的肢体语言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让更多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欣赏和了解中国的旗袍文化,加深友谊。旗袍队积极参与本地华人义工社团,参加各种节日庆祝活动演出,为促进多元文化交流出一份力。
美东模特队
EA model team(美东模特队 ),这是一支自信、优雅传递中华文化的模特团队,参加过多次亚洲节和民族节日庆典,主张把美带入生活中。
Picture

酷炫十足,梦幻联动,好吃好玩一站搞定—--9/2华盛顿中国文化节文化体验/美食品鉴剧透(I)

第21届华盛顿中国文化节将于2023年9月2日上午10点在美国首都DC华丽揭幕。华盛顿中国文化节起始于1999年,历时20 届,目前已经成为美国首都华盛顿地区首屈一指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大型活动。今年的中国文化节将通过中国音乐、艺术、舞蹈、书法、武术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向美国民众介绍中国文化,给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带来一场多元化的文化盛宴。在即将到来的华盛顿中国文化节上,中国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将让参与者近距离体验中国传统文化,是华盛顿中国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悉,今年组委会增加了美食品尝环节,让大家在大饱眼福的同时,一饱口福。快跟随我们的脚步,一睹为快,来看看今年将会有哪些新奇特,好吃又好玩儿的项目,一起来打卡吧。

打卡一:剪纸和泥塑

Picture
由华府著名设计师和非遗艺术家张龙泽先生牵头,向民众展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和泥塑,他的艺术创作涉及绘画、剪纸、泥塑及纪录片等多个领域,其作品中国风格浓郁,同时也反映了其对海外生活的体验,深受海内外华人以及当地美国人的喜爱。尤其是他的剪纸作品把传统的中国剪纸和现代绘画以及计算机技术结合到一起,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多次在中国中央电视台、央视频、美国的WHAM电视台、美国罗切斯特市政大厅、美国罗切斯特Memorial Art Gallery、美国国家艺术博物馆等机构展出。2023年,张龙泽的泥塑作品《幸福的兔子》被美国国家艺术博物馆馆长Stephanie Stebich收藏。他还热心公益,在华人社区的多个大型活动中,担任艺术设计。近期在大华府地区的举办的活动中,《中国城里品中国--泥塑》的宣传海报、华盛顿中国文化节的主海报、logo及舞台的背景设计都出自张龙泽先生之手。
Picture
在今年华盛顿中国文化节的剪纸展台,张龙泽将展出他历年多幅剪纸作品。张龙泽说他的每个作品背后都是一个故事,将从多个角度向中美观众展示中国剪纸文化的魅力。同时剪纸展台将给大家互动机会,现场教大家剪纸。在泥塑展台,张龙泽将展出像牡丹花, 花开富贵等传统泥塑, 12生肖,及孙悟空、猪八戒、大熊猫、嫦娥奔月、木兰等非常受欢迎的泥塑作品。他希望向美国观众介绍了中国泥塑的过去和现状,展示了生动的中国泥塑,和泥塑形象背后引人入胜的故事。他也会展示1-2个美国的卡通形象。他还将现场给观众拈泥人,每人15-20分钟,可带回家收藏。
Picture

张龙泽泥塑作品选

Picture
张龙泽设计华盛顿中国文化节文旅产品专用形象

打卡二:中国书法

由著名书法家陈荣华先生领衔中国书法展示项目,他是2011年美国“总统奖”获得者、福建省政协书画院特聘书法家、美国福建同乡联合会创会主席、美国书画艺术研究会名誉主席、美利坚大学书法客座教授。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陈荣华先生师承著名书法家陈奋武,他书法功底深厚,刚柔并济,暨雄浑苍劲,大气磅礴,又行云流水,意韵悠长。2003年,应邀为美国国会举办的“美中关系回顾展”题写“谱中美友谊新篇章”;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时,应邀在中央电视台演播室现场书写“迎奥运盛事,展中华风采”;2012年,书法作品《中华雄风》入选“亲情中华——世界华侨华人美术书法展”,在国家博物馆展出后,被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收藏。喜爱书法,爱好收藏的朋友们,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藏宝机会,一起来9月2日中国文化节现场吧,不仅可以现场跟着大师学书法,还可以将大师的墨宝带回家哦。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打卡三:太极功夫

Picture
一直颇受美国民众喜欢的太极拳体验项目,将由知名太极拳传承人谢宗奇先生亲率门生和众弟子来现场,向大家展示太极文化“修太极,享健康,同快乐”。国际传统太极拳研修中心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Taichi Health (ICTH) 创始人和中心主任谢宗奇先生是陈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一代太极拳名师陈正雷的入室弟子,中国武术七段,中国国家一级武术裁判,太极拳名家,广东省武术协会传统太极拳管理和推广部部长,深圳市慢性病研究会专委会主任,陈正雷太极拳国际大联盟德奇总会会长。谢宗奇先生受陈正雷大师委派,于2022年以太极拳杰岀人才移民美国马里兰州并创立了“国际传统太极拳健康研修中心”,开展传统太极拳的海外弘扬和传播。
Picture
Picture
太极文化也是中华文明的精髓。太极拳融儒,释,道,医,武,易等传统文化而自成一体,既可用于技击,又可用于养生,还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正式认定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谢宗奇先生指出调身,调息,和调心是太极拳健身养生的关键。太极拳就是通过形意相随,动静结合的有氧无害运动方式来达到疏通经络,培养元气,调节气血,消除身体疲劳,调节神经系统,减少精神压力,从而带给人们健康,和谐,和快乐。

打卡四:美食品鉴

Picture
中华文化渊源流长,她的主要载体包括文字、诗词、戏曲、美食和酒,其中美食既是吃,她堪称世界第一。中国人对于吃的追求可以说是全天候、无处不在。事无巨细总要找个缘由吃上一顿,像孩子出生、升学毕业、找到工作、卖/买房搬家、朋友/同学聚会、亲友团聚、打牌拱猪、红白喜事、庆祝方式总是离不开一个“吃”字。在日常生活中中国人信奉“没有一顿饭解决不了的问题“ “民以食为天”,把吃和高大上紧紧联系在一起。吃不但能满足人的口腹之欲,吃的背后还蕴藏着家国情怀(三十的饺子、正月的元宵、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天津市的狗不理、煎饼果子),并且兼有疗效功能,专治失恋、思乡以及一切不顺心之事。
Picture
海外华人因为时间、距离、经济实力、疫情及其它原因总是“有家难回”,思乡之情难了。2023美国华盛顿中国文化节组委会的初衷是把家乡美食和思乡紧紧相连,让我们海外游子寻找儿时的味道,体验家的亲情、从吃中享欢乐、从吃中论团圆。每年的美国华盛顿中国文华节,近万人的客流量,名副其实的“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各位看官:谁说在美国看不到人?笔者历年逛美国华盛顿中国文化节时就仿佛是在逛北京的王府井,天津的滨江道、南京的夫子庙、上海的南京路、西安的雁塔区,武汉的汉正街、令人流连忘返、欲罢不能。
Picture
谁说在美国食品单调,不能满足吃货们的需求?华盛顿中国文化节规模盛大,各路高手云集、各种名吃风味荟萃、琳琅满目,总有满足您的需求的哪一款。作为国际吃货,只要您的胃口足够大,逛一次中国文化节就可以尝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国各地的美食。何乐而不为?何吃而不美?老乡们、国际吃货们,笔者善意地提醒您,文化节当天不要吃早点、少喝水,建议穿休闲、运动服装、中国文化节后多运动。请备好食品袋、食品袋、食品袋。如此盛宴、机会难得、吃到为快、买到为先、此时不吃、更待何时?
中国文化节是对公众开放的免费文化活动。其主场活动分为四个部分,艺术表演、文化体验、旅游展示、美食品尝,此外组委会设置了两大赛事,“2023华盛顿中国文化节摄影大赛”和“2023华盛顿中国文化节少儿海报绘画大赛”,进一步扩大中国文化节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大华府著名艺术工作室Ye Art Studio、华盛顿文化艺术基金会、维州摄影俱乐部、大华府西北摄影友社、美京华人摄影社、北美熊猫摄影学会参与协办这两项大赛,欢迎大家积极报名参加。

阵容空前,文艺与赛事并驾齐驱,开启奇妙嘉年华之旅—--9/2华盛顿中国文化节文化体验/美食品鉴剧透(2)

热情洋溢的金秋已经来临,活力无限的小伙伴们,是否也想趁着美好的时光,参与中国文化节这场奇妙的“吃喝玩乐”嘉年华,为兔年再添一笔热血记忆。2023华盛顿中国文化节期待您的加入。第21届华盛顿中国文化节将于2023年9月2日上午10点在美国首都DC华丽揭幕。华盛顿中国文化节起始于1999年,历时20 届,目前已经成为美国首都华盛顿地区首屈一指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大型活动。今年的中国文化节阵容空前,由华盛顿华人社区联盟、美国华盛顿同乡会联合会、美国大华府地区中国大专院校校友会联合会、美国华人专业团体联合会、希望中文学校、美中实验学校、哈维中文学校、美中工商联合会、美国中餐联盟、美中经济文化协会等共同主办,江西武功山风景名胜区、International Forum国际论坛、Yelp美食平台和大华府地区华人华侨社团共同参与协办,由东方卫视全程转播,组织筹备的参与人数和规模皆创历史新高。
中国文化节是对公众开放的免费文化活动。其主场活动分为四个部分,艺术表演、文化体验、旅游展示、美食品尝。本次中国文化节将通过中国音乐、艺术、舞蹈、书法、武术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向美国民众介绍中国文化,给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带来一场多元化的文化盛宴。在即将到来的华盛顿中国文化节上,中国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将让参与者近距离体验中国传统文化,是华盛顿中国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悉,今年组委会增加了文化体验互动环节,设置了三大赛事,“2023华盛顿中国文化节摄影大赛”、“2023华盛顿中国文化节青少年作文大赛”和“2023华盛顿中国文化节当日绘画大赛”,进一步扩大中国文化节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请跟随我们的脚步,继续来看一看,今年中国文化节必打卡的项目吧。

打卡五:竹竿舞

由大华府推广学生中文写作的网站载道thez.us的小编辑们发起,他们将在9/2中国文化节的现场向美国民众们展示竹竿舞文化,让美国社会了解竹竿舞这个古老又少为人知的中国传统文化。竹竿舞是一种传统活动,既可以称为运动,也可以称为舞蹈,它存在于中国许多少数民族中,主要源于他们的农业劳动和对祖先的崇拜。活动由两组人组成:持杆者和舞者。每根竹子有两个持杆者,他们负责跟着节奏挥舞竹竿。舞者们在竹竿之间跳来跳去,试图避免脚被卡住。竹竿舞又称竹杠舞,持竿者姿势有坐、蹲、站三种,变化多样。在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里,跳舞者要在竹竿分合的瞬间,不但要敏捷地进退跳跃,而且要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它是一种肢体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抒发情感最好的表达方式之一。竹竿舞需要音乐伴奏,能促进人们对音乐节奏的理解和谐运动,增强韵律感。
Picture
Picture
据竹竿舞团团长贾盈盈介绍,我们的准备工作从收集材料开始。竹竿是最大的挑战。我们从网上订购了竹竿,但又短又脆弱;从中国运又困难重重。时间已经不多了,因为我们需要尽快开始训练以适应每个人的日程安排。我们叫来家长和小伙伴们帮忙,从自家后院的小竹林取材,家长们帮助锯下竹竿,我们把枝杈剪掉弄平,然后放在阳光下晒干,以获得更清脆的声音和更坚固的材料。材料齐了之后,我们就开始召集人来参与。14位载道学生们纷纷表达了参与中国文化节活动的热情,我们邀请了大华府著名舞蹈老师晋玲来帮助指导我们的基本动作,希望大家能喜欢我们的节目。

打卡六:华盛顿中国文化节当日绘画大赛

今年文化节组委会设置了“华盛顿中国文化节当日绘画大赛”,由大华府著名的叶承曦艺术工作室Ye Art Studio全程参与协办,具体参赛细则请见绘画大赛官方海报。
Picture
Picture
画家叶承曦老师,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美院)毕业,2000年杰出艺术家绿卡移民美国,曾主持中国驻美国大使官邸艺术设计,艺术作品屡获国际艺术奖项并被博物馆,画廊,机构及个人广泛收藏。2005年在北维州创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艺术工作室 Ye Art Studio。2023年创立非盈利艺术机构 Lumino International Center of Arts。目前在大华府地区从事艺术教育,培养专业艺术人才,国际艺术交流等活动。

打卡七:华盛顿中国文化节摄影大赛

以“展中华文化之美,建中美友谊之桥”为主题,内容围绕9月2日华盛顿中国文化节当天各项活动,画面需包含中国文化元素。拍摄器材、拍摄风格不限,每人限投3幅(详情请见报名海报及链接)。华盛顿文化艺术基金会、维州摄影俱乐部、大华府西北摄影友社、美京华人摄影社、北美熊猫摄影学会参与协办本次大赛,欢迎大家积极报名参加。
Picture

打卡八:华盛顿中国文化节青少年作文大赛

“华盛顿中国文化节”青少年作文大赛正式启动!此次作文大赛由中国文化节组委会主办,载道网站承办。内容围绕中国文化节,无论是亲身参与,还是通过其他渠道了解中国文化节,只要你对中国文化感兴趣,都欢迎投稿。详情请见报名海报。
Picture

打卡九:舌尖上的中华美食

​介绍了中餐美食,必须要介绍中餐馆。中餐馆是许多早期出国的华人的落脚点、安身立足之地。对于早期出国的许多访问学者和留学生来说,在中餐馆打工,则是他们的基础课和必修课。中餐馆以它强大的生命力遍布世界各地,在许多国家中餐馆的出现要远远早于当地的中国大使馆。许多当地人就是通过左宗鸡和蛋花汤,开始知道、认识、了解中国文化的。在喜欢中国美食的众多外国领导人中,布什父子绝对是名列前茅。1974年,50岁的老布什出任美国驻中国联络处主任,一到中国,老布什就被中国的人文风情所吸引,当然还有各种美味佳肴,老布什夫妇经常骑着自行车穿行于北京的大街小巷,寻找品尝中国各种美食佳肴。实事求是的讲中餐馆是最早在世界各地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是中国外交领域的先行者。
Picture
2023美国华盛顿中国文化节,吹响了中国美食集合号。她是您的饭店美食展示的理想平台,是您饭店美食和客户见面的最佳窗口。是面对客户对您美食反馈的良好机会。面对数千人的客流量,令人垂涎欲滴、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和您的展位无疑有不可言状的广告效果。百闻不如一见,现场品尝效果更佳!租展位可以现场销售这样既增加了贵店的营业额,又扩大了贵店的知名度。何乐而不为呢?心动不如行动,因为各种因素的限制,我们只能提供20个现场美食展位,我们预计展位会很快就会一位难求。有意租展位的老板请联系:宋广明 703-587-4668,李民 240-743-6208;租展位的注册链接:https://forms.gle/jwq1YyY9Lb8Y2YFC8

感谢东方卫视美国新闻中心、凤凰卫视、央视频、文汇报、美华商报、新世界时报、华盛顿中文邮报、华盛顿资讯、华府网等。
组委会热诚欢迎爱心人士加盟义工队伍,期待更多热心人士为文化节慷慨赞助,详情请咨询2023华盛顿中国文化节各组联络人,欢迎大家加盟:
赞助组:李卉(703-371-3414),谭成(202-361-5238)
美食组:李传明(205-329-3589), 季素梅( 720-695-1316)
宣传组:孙殿涛,黄静
文化体验组:苏莉娟(703-599-0312),胡凌云(781-491-6825)
招商组:宋广明  (703-587-4668), 李民(240-743-6206)
义工组:叶玉彬(703-582-3513 )
工程组:许纲(202-384-4489 ),王燕平(202-421-7978)
(撰稿:中国文化节宣传组 张红卫、包容、黄静;海报设计:叶承曦、张龙泽、穆建西;图片来自网络)
Picture
​© Greater Washington Chinese American Community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 Home
  • About
  • Volunteers
  • CCF2024
    • 文艺演出介绍
    • 文化体验/美食品鉴剧透